若要說起24小時經營的無人商店,最早就屬自動售貨機。自動售貨機在公共場所、學校里、路口轉角販賣著各式各樣的商品。1980年代售貨機廣泛出現,其中有一款令人懷念的售賣機,那就是泡面自動售賣機。
泡面自動售賣機是愛吃宵夜學生的最愛,特別是冬天的夜里,在學校角落投幣買碗杯面,只需要熱水就有一碗又香又溫暖的湯面,現在想起來,都忍不住想趕緊泡上一碗。然而,現在泡面自動售賣機設置在學校有食品安全與健康的考量,擺設在騎樓或人行道也時常遭取締,泡面自動售賣機在臺灣已經成為很少見的風景。
自動售貨機出現的時代背景要回顧到1980年,臺灣地區居民的平均所得已突破六百美元,人們的消費需求與能力逐漸提升,但也因為忙碌,生活步調加快,更方便、快速的服務成了銷售的重點之一,部分業者開始進口少量自動售賣機機臺試探這項通路的銷售能力。
70年代,有鑒于歐美日的快速發展,在71年將自動售賣機的制造納入「策略性工業」予以獎勵,大同公司就曾設立生產線、準備投入市場。不過在當時,環境卻與政策無法互相配合,國內自販機業推動一度停頓。1980年以前,自動售貨機尚未突破一萬臺,銷售產品也只有杯裝冷、熱飲和罐裝飲料。
后來,飲料業者重視營銷通路的經營,不少企業投入自動售貨機市場,譬如是今日許多飲品大廠:統一、味全、黑松、養樂多及味王等,設置臺數大約有5千臺,休閑零嘴食品業也更進,直至1990年4月,自動售貨機總數量已達到五萬臺,但還是飲料自動售貨機臺四萬臺為大宗,其他有泡面、面包、炸薯條、面紙、報紙等,商品越來越多樣化。
以上資訊由自動售貨機廠家www.onypbjb.cn分享 駿鵬易豐專注于新零售解決方案